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站内搜索:

2013初级护师复习:颅内血肿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1-1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继发性脑损伤,如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病人的生命。颅内血肿按症状出现的时间分为急性血肿(3日内出现症状)、亚急性血肿(伤后3日~3周出现症状)、慢性血肿(伤后3周以上才出现症状)。按血肿所在部位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无论哪一种外伤性颅内血肿,主要表现为头部外伤后,先出现原发性脑损伤的症状,当颅内血肿形成后压迫脑组织,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表现。但不同部位的血肿有其各自的特点。外语学习网
  1.硬脑膜外血肿:常因颞侧颅骨骨折致脑膜中动脉破裂所引起,大多属于急性型。
  病人的意识障碍有三种类型:①典型的意识障碍是伤后昏迷有“中间清醒期”,即伤后原发性脑损伤的意识障碍清醒后,在一段时间后颅内血肿形成,因颅内压增高导致病人再度出现昏迷;②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昏迷持续并进行性加重,血肿的症状被原发性脑损伤所掩盖;③原发性脑损伤轻,伤后无原发性昏迷,至血肿形成后始出现继发性昏迷。病人在昏迷前或中间清醒期常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幕上血肿大多有典型的小脑幕切迹疝表现。
  CT检查表现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镜形成或弓形密度增高影,常伴有颅骨骨折和颅内积气。
  2.硬脑膜下血肿
  (1)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主要由脑实质血管破裂所致。因多数与脑挫裂伤和脑水肿同时存在,故表现为伤后持续昏迷或昏迷进行性加重,少有“中间清醒期”,较早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症状。
  CT检查表现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有助于诊断。
  (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较少见,好发于老年人,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多有轻微头部外伤史,主要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也可有间歇性神经定位体征,有时可有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精神失常等智力和精神症状。
  CT检查表现颅骨内板下低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或双凸镜形影。
  3.脑内血肿:多因脑挫裂伤导致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常与硬脑膜下血肿同时存在,临床表现与脑挫裂伤和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很相似。
  CT检查在脑挫裂伤灶附近或脑深部白质内见到圆形或不规则高密度血肿影,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区。
  (二)治疗原则
  颅内血肿一经确诊原则上应手术治疗,手术清除血肿,并彻底止血。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