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站内搜索:

2013初级护师复习:创伤的修复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1-1
  创伤的修复是创伤病理过程的最后阶段。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增生能力不同,如表皮、黏膜、血管内皮细胞等增生能力较强,而骨骼肌、脂肪等则较弱,故不同组织创伤后修复结果不一。
  1.创伤修复过程
  (1)充填期:早期伤口由血凝块充填。进入炎症反应期后,渗出的血浆经酶转化成血浆纤维蛋白,取代血块充填伤口并构成网架。此期的功能是止血和封闭创面。
  (2)增生期:伤后6小时,成纤维细胞即沿网架增殖。24~48小时,内皮细胞亦然,而后逐渐形成新生毛细血管,三者构成肉芽组织。创伤后5~6天起,由成纤维细胞合成的胶原纤维开始增多并呈有序排列,伤口强度逐渐增大。10天后伤口内主要为成纤维细胞。缝合的伤口创缘在2~3天即可被增生的上皮覆盖。肉芽创面至少需1~2周,新生上皮才开始由创缘向中心生长,覆盖创面,达临床愈合。随着胶原纤维的增多,伤后3~5周伤口强度增大,至3个月时达稳定,此为瘢痕愈合。除上述细胞增生外,伤后还可有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间叶细胞等增生。
  (3)塑型期:为促进伤口处功能的再建,瘢痕愈合的基质——胶原纤维又被转化和吸收,并改变排列顺序,使瘢痕软化。另外还有肌成纤维细胞,能收缩伤口,使伤口外观和功能得以改善。骨折后形成的骨痂,在运动应力作用下,部分被吸收,而新生骨的强度不减弱,甚至增强。
  2.伤口愈合类型
  (1)一期愈合:又称原发愈合。伤口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组织为主,连接处仅有少量纤维组织。伤口边缘整齐、严密、平滑,呈线状。
  (2)二期愈合:又称瘢痕愈合。伤口组织缺损较大或曾发生化脓性感染,由肉芽组织填充,纤维组织大量增生,需周围上皮逐渐覆盖或植皮后才能愈合。修复时间长,遗有明显的瘢痕挛缩或瘢痕增生,影响外观和功能。
  3.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1)年龄:老年人皮肤萎缩、末梢循环差、巨噬细胞功能及蛋白合成减弱等而影响愈合。小儿及青年人合成代谢旺盛,愈合迅速。
  (2)慢性疾病:原有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可成为感染的诱因。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力低下将直接影响愈合。
  (3)伤口特点:穿透性伤口,有时仅皮肤愈合,而深层组织可因缺损或感染而延迟愈合。深而大的伤口愈合时间亦较长。血运良好的部位愈合快。关节处伤口,若制动不严,可致新生组织再度损伤而影响愈合。
  (4)感染和异物:各种致病菌可损害组织细胞和基质,导致化脓性感染并抑制愈合。存留在伤口内的异物或坏死组织可引起异物反应和局部感染,使伤口不愈。
  (5)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的创面往往愈合不良且强度低,伤口易裂开。肥胖者可因脂肪组织血液灌注差,愈合较慢而强度差。维生素及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影响合成代谢与细胞呼吸,使创口愈合延迟。
  (6)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渗出、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合成,分解胶原纤维,妨碍愈合;修复期,可使瘢痕停止增殖并软化。
  (7)缝合技术:缝合张力过大、过紧,可致创缘血运不良,不利于愈合。而缝合过松、对合不良亦不利于愈合。
  (8)心理压力:长期处于不良心理环境中的伤员愈合能力差。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