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站内搜索:

2013年药士考点精讲: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4-14
    一、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是机体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经遗传而获得。其作用并非针对某一种病原体,故称非特异性免疫。
    (一)屏障结构:
    皮肤与黏膜的屏障作用,①机械阻挡;②分泌杀菌物质;③正常菌群的拮抗。
    血-脑脊液屏障:是由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和星状胶质细胞等组成。主要通过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的紧密连接和吞饮作用阻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从血流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婴幼儿的血脑脊髓屏障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胎盘屏障:是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共同组成,此屏障可防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保护胎儿免受感染。妊娠3个月内,此屏障尚未完善,若母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则可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
    (二)吞噬细胞
    1.吞噬细胞种类:
    ①大吞噬细胞,包括血中的单核细胞、组织中巨噬细胞;
    ②小吞噬细胞,主要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2.吞噬和杀菌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
    ①识别与结合:吞噬细胞识别病原微生物并结合;
    ②吞噬:形成吞噬体;
    ③消化: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与吞噬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经溶酶体内的活性酶的依氧或非依氧机制发挥杀菌作用。
    3.吞噬作用的结果
    ①完全吞噬;②不完全吞噬:病原菌虽被吞噬但不能被杀死,并在吞噬细胞中受到保护,可通过游走的吞噬细胞经淋巴液或血液扩散到机体其他部位引起病变。如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伤寒沙门菌等胞内寄生菌。
    (三)非特异性免疫分子包括的物质
    在正常体液和组织中存在有多种具有杀伤或抑制病原菌作用的可溶性分子,主要的有:①补体;②溶菌酶;③急性期蛋白。
    二、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外毒素致病的免疫
    (一)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1.胞外菌的概念感染机体后主要寄居于宿主细胞外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中的病原菌称为胞外菌,通过产生内、外毒素等毒性物质的作用和炎症反应致病,如各种化脓菌、破伤风梭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埃细菌等。
    2.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特点
    (1)粘膜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由集合粘膜淋巴组织和弥散的相关淋巴组织组成,广泛分布于粘膜固有层中。产生的分泌型IgA是抗粘膜感染的重要机制,系统中的M细胞在运输病原菌、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