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舌苔黄腻者,可加用滑石30g,薏苡仁30g清热利湿。高热神昏者,加紫雪散清热开窍醒神。热毒重出血明显者,加青黛15—20g(包煎)清热解毒。
3.瘀毒内蕴
主证:形体消瘦,面色黯滞,颈有瘰疬,胁下痞块,按之坚硬,时有胀痛,低热盗汗。舌质黯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而数。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鳖甲煎丸加减。
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2g,丹参15g,鳖甲15g,大黄6g,牡蛎30g,熟地黄20g,荔枝核20g,蛇六谷15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本证因毒邪积留成痰,内积脏腑,外阻经脉所致。故以活血化瘀为主,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川芎、当归、赤芍药、熟地黄、丹参养血活血,配合桃仁、红花活血而不伤正,鳖甲、牡蛎、大黄软坚散结。
加减:气虚加党参30g,黄芪30g益气;血瘀痞块较大可重用桃仁20g,红花15g,丹参30g,三棱10g,莪术10g活血化瘀。
二是其他治疗使用中成药和医院制剂等
1.抗白丹:每次4—8丸,每日3次。适用于痰瘀互结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2.复方青黛片:每次5—10片,每日3次。适用于热毒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3.六神丸:每次10—30粒,每日3次。适用于瘀毒内结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4.贞芪扶正剂:每次1—2小包,日3次。益气养阴。适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表现为气阴两虚者。
5.健脾益肾冲剂:每次1—2小包,日3次。具有健脾益肾扶正功能。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表现为脾肾两虚者。
6.犀角地黄丸(蜜丸):每次1—2丸,日3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咽消肿功效。用于急性白血病热毒炽盛伴出血者。
7.清开灵口服液:每次10—20ml,日3次。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醒神之功效。用于急性白血病热毒炽盛神昏者。
8.参芪杀白散(内含人参、黄芪、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冲服,1—2小包/次,日3次。用于各型白血病的初期及巩固治疗证属热毒炽盛伴气虚者。
9.参麦二陈冲剂(内含党参、麦门冬、五味子、法半夏等)冲服,1—2小包/次,日3次。用于化疗引起的呕吐,有健胃止呕之功效。
三是选用单方验方
1.蟾蜍酒:蟾蜍1只(每只重125g),黄酒1500ml.将蟾蜍剖腹去内脏洗净,与黄酒放入瓷罐中封闭,置入铝锅内加水蒸2小时,将药液过滤即可。每天服3次,成人每次服15—30ml,儿童酌减,饭后服。一般服药15天,间隔15天。连续用药直至症状完全缓解,其后维持缓解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不用其它抗白血病药,但需配合抗感染、输血、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支持疗法。解毒散结。适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瘀毒结聚型。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