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4-17
一、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根据局部麻醉药的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酯类 临床上常用酯类局部麻醉药有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和可卡因等。酯类局麻药在血浆内水解或被胆碱酯酶所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成为半抗原,是引起少数病人发生过敏反应的过敏原。 2.酰胺类 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依替卡因和罗哌卡因等。酰胺类局麻药在肝内被酰胺酶分解,不形成半抗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极为罕见。 二、局部麻醉药物中毒 (一)原因 一次用药超过最大安全剂量;局部药物误注入血管内;注射部位血管丰富或有炎性反应,或局麻药中未加肾上腺素,因而局麻药吸收加速;病人体质衰弱,病情严重,对局麻药耐受性差,或者有严重肝功能障碍局麻药代谢障碍,血中浓度升高。 (二)临床表现 1.中枢神经系统 早期有精神症状,如眩晕、多语、烦躁不安或嗜睡,动作不协调,眼球震颤,中期常有恶心、呕吐、头痛、视物模糊、颜面肌肉震颤、抽搐,晚期全身肌肉痉挛、抽搐,严重者可发生昏迷。 2.循环系统 轻度出现面色潮红,血压升高,脉搏增快,脉压变窄,随后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并趋向缓慢,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甚至心跳骤停。 3.呼吸系统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或呼吸抑制,惊厥时有发绀,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停止和窒息。 (三)治疗 立即停止局麻药注入,尽早吸氧、补液、维持呼吸、稳定循环,地西泮静脉或肌内注射,抽搐或惊厥加用硫喷妥钠,若效果不佳,可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必要时给予呼吸循环支持。 三、局部麻醉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 局麻药对机体影响小,一般无需特殊护理。门诊手术者若术中用药多,应于术后休息片刻,经观察无异常后方可离院;并告之病人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二)不良反应护理 包括局部和全身性:①局部不良反应多为局麻药和组织直接接触所致,若局麻药浓度高或与神经接触时间过长可造成神经损害。故用药必须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和最低有效浓度的原则。②应用小剂量局麻药即发生毒性反应者,应疑为高敏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并积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