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内的囊泡有大小之分,大囊泡在神经节细胞内形成,以每小时数mm的速度沿轴突向末梢运行;小囊泡主要在神经末梢形成。运行到末梢的还有合成去甲肾上腺素所必需的酶,如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脱羧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等,后者存在于囊泡内;前二者存在于胞质液中。
二、传出神经相应受体有:
1、胆碱受体: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胆碱受体分为两大类:M型胆碱受体和N型胆碱受体。
2、肾上腺素受体:能与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相结合的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α受体(又分为α1和α2型受体)和β受体(分为β1、β2、β3三种亚型)。α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瞳孔开大肌、心脏等。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肾小球旁系细胞;β2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骨骼肌和肝脏。
3、多巴胺受体:能与多巴胺受体结合的受体,简称DA受体。外周主要分布于,肾血管平滑肌和肠平滑肌上。[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