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4-22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急性胆管完全梗阻和化脓性感染所致,它是胆道感染疾病中的严重类型,亦称急性重症型胆管炎,此病在我国较多见。 (一)病因病理 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梗阻因素,造成化脓性感染的致病细菌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亦多见。 (二)临床表现 大多数病人有胆道疾病史。一般起病急骤,突发剑突下或有上腹部顶胀痛或绞痛,继而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病情常发展迅猛,有时在尚未出现黄疸前已发生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症状。如未予有效治疗,继续发展,出现全身发绀、低血压休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和急性肾衰竭,严重者可在短期内死亡。对本病的诊断,主要是在Charcot三联症的基础上,又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具备这五联症(Reynolds五联症)即可诊断。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可出现中毒颗粒;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显示胆管内有结石影,近段扩张。 3.其他检查:B超、PTC和ERCP检查有助于明确梗阻部位、原因和程度。 (四)治疗原则 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减压。手术前短期积极准备,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给予有效足量的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及时使用多巴胺等扩张血管药物,防治急性呼吸衰竭和肾衰竭等。 (五)护理措施 1.手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 2)腹部症状、体征变化 3)及时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 4)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2)缓解疼痛: (3)改善和维持营养状态 1)入院后即准备手术者,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非手术治疗者根据病情再决定饮食种类。 2)营养不良会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应给予高蛋白、高糖类、高维生素、低脂的普通饮食或半流质饮食。不能经口饮食或进食不足者,可经胃肠外途径补充足够的热量、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以维持病人良好的营养状态。 (4)对症护理: 1)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温水擦浴; 2)高热时物理降温; 3)胆绞痛发作时,按医嘱给予解痉、镇静和止痛,常用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但勿使用吗啡,以免胆道下端括约肌痉挛,使胆道梗阻加重; 4)有腹膜炎者,执行腹膜炎有关非手术疗法护理; 5)重症胆管炎者应加强休克的护理。 (5)并发症的预防: 1)拟行胆肠吻合术者,术前3日口服卡那霉素、甲硝唑等,术前1日晚行清洁灌肠。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2)肌注维生素K110mg,每日2次。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应观察其疗效及有无副作用。 (6)心理护理 2.手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2)观察、记录有无出血和胆汁渗出,包括量、速度、有无休克征象。胆道手术后易发生出血,量小时,表现为柏油样便或大便隐血;量大时,可导致出血性休克。若有发热和严重腹痛,可能为胆汁渗漏引起的胆汁性腹膜炎,需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3)黄疸程度、消退情况。观察和记录大便的颜色,检测胆红素的含量,了解胆汁是否流入十二指肠。 (2)T型引流管的护理:见胆管结石及胆管炎的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