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站内搜索:

2013年药士考点精讲: 新生儿用药剂量计算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4-24
    近年来多主张通过监测药物血浓度指导药物的剂量,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给药的间隔时间,尤其是对那些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的药物及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需根据单次给药的血浓度和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出安全有效的首次负荷量、维持量及给药间隔时间,这样才能使其在体内既可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又避免发生毒副反应。
    1.计算药物剂量的基本公式为:D=△C×Vd
    D为药物剂量(mg/kg)。
    △C为血浆药物峰谷浓度差(mg/l),△C=预期的药物血浓度-起初的药物血浓度。首次剂量计算时,起初的药物血浓度为0,以后的剂量计算,△C为本次剂量所预期的高峰血浓度(峰浓度)与首次剂量的低峰血浓度(谷浓度)之差。
    Vd为分布容积(L/kg)。
    2.负荷量和维持量的计算方法:给予首剂负荷量的目的是为了迅速达到预期的有效血浓度。给予维持量持续恒速滴注是为了维持稳态血浓度。
    (1)首次负荷量计算公式为,D=C×Vd
    C为预期达到的血药浓度。
    (2)维持量和输注速度计算公式为:K0=K×CSS
    K0为滴注速率[mg/(kg·min)].
    K为药物消除速率常数(min-1)。
    CSS为稳态血药浓度(mg/L)。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