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4-24
一、解剖特点 1.上呼吸道 (1)鼻 鼻腔相对短小,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 (2)鼻窦 鼻窦口相对较大,上颌窦及筛窦最易发生感染。 (3)咽鼓管 较宽、短、直,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易侵及中耳而致中耳炎。 (4)咽部 咽部狭窄且垂直。扁桃体炎多见于年长儿 (5)喉部 狭窄呈漏斗型,喉炎时易发生梗阻而致窒息、痉挛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 2.下呼吸道 (1)气管、支气管 管腔相对狭窄,缺乏弹力组织,纤毛运动差。 (2)肺 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使其含血量相对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肺炎、肺不张及肺气肿等。 3.胸廓 婴幼儿的特点: (1)胸廓较短且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 (2)胸腔较小而肺相对较大。 (3)呼吸肌发育差,肺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充分通气和换气; (4)小儿纵隔相对较大,纵隔周围组织松软、富于弹性,胸腔积液或积气时易致纵隔移位。 二、生理特点 1.呼吸频率和节律 2.呼吸形态 婴幼儿呈腹膈式呼吸 3.呼吸功能的特点 小儿各项呼吸功能的储备能力均较低。 (1)肺活量:小儿约为50-70ml/kg。婴幼儿的呼吸潜在力较差。肺组织病变和胸膜受损均可使肺活量减低。 (2)潮气量:指安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1岁时约为30-70ml。 (3)每分钟通气量: (4)气体弥散量: (5)气道阻力: 大于成人,随气道管腔发育而逐渐减小。 4.血液气体分析:包括SaO2、PaO2、PaCO2、pH值等。 三、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