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药动学基本概念及其重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药-时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药峰时间、药峰浓度、消除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等。
一 、一次性血管外给药三个时期
1、潜伏期(短:吸收快)——有效期——残留期(长:蓄积中毒)
2、时量关系: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3、房室概念与房室模型
1)一室模型:假定身体由一个房室组成,给药后药物立即均匀地分别于整个房室,并以一定的速率从该室消除。单次静注给药时,时量(对数浓度)曲线呈单指数消除。
2)二室模型: 假定身体由两个房室组成,即中央室 (血流丰富的器官如心、肝、肾)和周边室 (血流量少的器官如骨、脂肪)。给药后药物立即分布到中央室,然后缓慢分布到周边室。单次静注给药时,时量(对数浓度)曲线呈双指数衰减即分为分布相和消除相。
二、药动学重要参数
1、消除半衰期及意义: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决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参数之一。
2、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速度与程度的一种量度。可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计算,F=口服AUC/注射AUC。
3、表观分布容积Vd :是指血药浓度与体内药物量间的一个比值,Vd=A/C=体内药量/血药浓度。可反映药物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结合的程度。
4、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代表一次用药后的吸收总量,反映药物的吸收程度。
三、药物消除动力学
1、一级消除动力学(恒比消除):多数药消除半衰期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
血浆清除率(Cl):即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消除干净(单位用L•h-1 )。
消除速率:单位时间内被机体消除的药量。常用表观分布容积 (Vd)计算。
Vd及Cl的区别:
①是两个独立的药动学指标,各有其固定的数值,互不影响,也不因剂量大小而改变其数值。
②Vd是表观数值,不是实际的体液间隔大小。多数药的Vd值均大于血浆容积。
③Cl不是药物的实际排泄量。Cl是肝肾等消除能力的总和。
④与组织亲和力大的脂溶性药物其 Vd可能比实际体重的容积还大。
⑤肝清除率大的药物,首关消除多,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小。[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