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4-30
注射给药也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其特点是吸收迅速完全,但用药不方便,且费用较高,但对胃肠道吸收差或在胃肠道不稳定的药物(如胰岛素)和对危急、昏迷而不能口服的病人适用。 1.静脉给药: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为常用的注射给药方式,由于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生物利用度是完全的,没有吸收过程。在外科麻醉诱导期,药物剂量通过调节而达到个体效应;另外一些刺激性的溶液只能静脉注射,因为血管壁相对不敏感,缓慢注射药物可被血液稀释。静脉注射可能由于药物在血浆和组织中迅速达到高浓度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静脉输注给药的速度必须严格控制。在油性赋形剂中的药物、沉淀血液成分或溶解红细胞的药物,不宜用这种途径给药。 2.肌肉注射:水溶性药物肌肉注射吸收快,吸收速率取决于注射部位的血流速率。但可采用局部热敷、按摩或运动等调整到某种程度,例如在大腿肌肉注射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强于在臂部或腹壁注射,尤其在奔跑时,可显着增加大腿的血流,引起血糖的急速下降。一般而言,水溶性药物注射到三角肌或股外肌比注射到臀大肌吸收快。注射在臀大肌时药物的吸收女性较男性慢。抗生素为油溶液或混悬在不同的其他赋形剂中肌肉注射吸收很慢,也比较恒定。有些药物因溶解度低,沉积在注射部位,造成难以吸收或吸收缓慢。比如盐酸氯氮肌肉注射吸收很慢甚至无效,而缓释癸氟哌啶醇,能缓慢从肌肉组织扩散而产生持久的精神抑制作用。 3.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给药吸收缓慢而较为恒定,可维持稳定的药效,但仅适用对组织没有刺激性的药物。水不溶性的胰岛素混悬剂比其可溶性制剂吸收慢。在药物溶液掺入血管收缩剂(如给予微量肾上腺素)可延迟吸收。药物以固体剂型植入皮下,其吸收可达数周或数月,有些激素(如左炔诺孕酮)可以此方式给药。 其他注射给药方式还包括动脉内注射和鞘内注射等,可使药物发挥局部疗效并减少全身反应,例如肝部肿瘤或头颈部肿瘤的治疗,药物直接注入动脉;将纤溶药直接用导管注入冠状动脉治疗心肌梗死。脊髓麻醉或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有时将药物直接注射进脊髓的蛛网膜下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