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4-4
精神病房的组织管理,是精神障碍护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顺利开展医疗护理工作的关键。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和病人的症状表现即危害自身,也危害其他人。若没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工作,就会形成混乱,影响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因此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改善工休关系,对维护病房良好的秩序,促进病人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病房设施、结构与病房管理,除具备一般医院条件外,还要有适合精神病人特殊需要,以保证病人住院期间的舒适与安全。 一、实施开放性护理的组织管理原则及方法 50年代后期以来,精神病院管理模式,已从旧式监管为主逐步向开放式发展。建立开放性环境及管理制度,使病房设置逐步倾向家庭化、社会化,尽可能让病人过正常生活。通过把病人组织起来,进行文体活动,组织学习和劳动,组织病人外出郊游,以及炊事治疗等。以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鼓励肯定病人正常精神活动,避免病人沉濒于病态的体验,使病人在住院期间感觉到比家庭还要温暖,从而消除精神上的苦恼。同时还要鼓励病人参与病房的组织管理,对病房的管理、饮食质量、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可以得到适当的满足,使病人精神愉快生活有规律,有兴趣,更加充实。 精神障碍病人的组织是在病区护士长的领导下,由专职护士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由护士长介绍病房的规章制度、作息制度、吸烟制度以及探视安全管理制度等并及时表扬好人好事。在病人中推选病情稳定、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病人担任大组长或小组长,负责病人的学习、宣传、文体、娱乐活动和日常生活等。鼓励病人参加工娱活动及体育锻炼等活动,和社会技能工作等。病人的活动范围可在病室内、院内或院外,根据不同病情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活动。如组织学习,要选择合作和病情稳定的病人参加;对兴奋的病人可安排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捻棉棒、糊纸袋等以稳定情绪;对抑郁状态的病人,要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如编织工艺品等工作,借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生活的信心。较好的手工艺品还可以陈列展览,组织病人参观,当他们的劳动成果受到人们赞扬时,要鼓舞他们的情绪从而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恢复期病人组织他们参加适宜的劳动,如农田劳动、外出拔草、编织、缝纫等,这样病人既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也有助于康复。当病人进人恢复期时,向病人讲明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的意义,或请出院康复病人介绍预防复发的体验,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调动病人向疾病作斗争的主动性。 二、病房的分类、设备与结构 根据病人的疾病的不同阶段,性别、年龄的差异,以及并发症的不同种类,分设不同的病房。 ①按疾病的不同阶段分为治疗病房、康复病房; ②按性别分为男、女病房; ③按年龄可分为普通病房、儿童病房、老年病房; ④按合并躯体疾病的种类分设普通并发症病房、传染病房。各种病房的组织管理制度和原则,可根据病房性质特点,结合医院具体条件,实行组织管理,达到有利于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有利于病人康复和病房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