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脑膜脑炎型
① 早期症侯群 3-4天
② 意识障碍、抽搐、瘫痪、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
③ 头痛、 呕吐、
④ 烦躁
⑤ 脑脊液改变:压力↑,蛋白↑,白细胞↑, 大多く500,糖↓氯化物正常
5)肾功能衰竭型:各型钩体均可有肾损害表现,单独肾功能衰竭型少见,多并发重症黄疸出血型。
㈡ 后发症
(1)部分钩体病人在恢复期出现发热、眼部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变态反应引起叫钩体病后发热。
? 后发热
? 反应性脑膜炎
? 眼后发症
ü 虹膜睫状体炎
ü 脉络膜炎
ü 葡萄膜炎等
? 闭塞性脑动脉炎
4.主要护理措施:
(1) 执行床边隔离。病人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须及时消毒处理。
(2) 休息。卧床休息,危重病人应专人看护。不随意搬动病人。
(3) 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适量蛋白,每日水分摄入量2500~3000ml。
(4)及时发现出血、休克、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等。
(5) 肺大出血护理
①及时发现肺大出血先兆,记录出血量。
②心理护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必要时使用哌替啶、苯巴比妥钠等镇静剂。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位。及时吸出血块;如有堵塞气道,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氧气吸入。
④使用止血药、氢化可的松等。静脉滴注时速度不宜过快。
⑤随时备好多巴胺、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以及吸引器、人工呼吸等器械,警惕再出血。
(6)协助处理赫氏反应:多见于首剂使用青霉素后 0.5-4h。突然出现的钩体症状加重或合并出血、休克等。注意:
①用前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遵医嘱严格小剂量分次给药。②用药后,尤其首剂用药后严密观察,询问病人感觉。③一旦发生赫氏反应,立即协助处理:镇静、降温,采用氢化可的松静滴或静注,给氧等。
5.预防:保健指导
(1)宣传钩体病的预防知识
①灭鼠。
②管好猪、犬等家畜,加强疫水、粪便管理,防止食物被污染。避免使用新鲜畜肥。农田在插秧前施石灰氮,割禾前十天放干田水。
③接种兽用钩体菌苗;
④人群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接种钩体多价菌苗;怀疑受钩体感染者,青霉素G20~40万U肌注,每日2~3次,连续2~3天。
(2)进行本病有关知识的教育
(3)病人出院后仍需避免过劳,加强营养。如有视力障碍、发音不清、肢体运动障碍,可能是钩体病的“后发症”,应及时就诊。[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