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站内搜索:

初级护师考点:妊娠期妇女的生理变化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5-15

    妊娠期母体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的解剖和生理变化,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分娩的需要,同时为产后的哺乳作好准备。
    (一)生殖系统
    1.子宫
    (1)子宫体:明显增大变软,妊娠晚期子宫多呈不同程度的右旋。宫腔容积由非妊娠时的5ml增至足月妊娠时的5000ml,子宫大小由非妊娠时的7cm~X5cmX3cm增大至妊娠足月时35cmX22cmX25cm。
    孕14周起,子宫开始有不规则无痛性收缩。
    (2)子宫峡部: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非孕时长约lcm,孕12周起逐步伸展拉长变薄,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临产时其长度可达7一10cm。
    (3)子宫颈:孕期子宫颈血管增多伴水肿,外观肥大紫蓝色。颈管腺体因受孕激素影响分泌增多,形成黏稠的黏液栓,有防止细菌侵入的作用。
    2.阴道
    妊娠时阴道黏膜着色、增厚、皱襞增多,结缔组织变松软,伸展性增加。阴道脱落细胞增多,分泌物增多成糊状。阴道上皮在大量雌、孕激素影响下,细胞内糖原积聚,经阴道杆菌分解成乳酸,使阴道内酸度增高,对防止细菌感染起重要作用。
    3.外阴 妊娠期外阴部充血,皮肤增厚,大小阴唇色素沉着,大阴唇内血管增多及结缔组织变松软,故伸展性增加。
    4. 卵巢 妊娠期略增大,停止排卵。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妊娠黄体于妊娠10前产生雌激素及孕激素,以维持妊娠。黄体功能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盘取代。
    5.输卵管 妊娠期输卵管伸长,但肌层无明显增厚。黏膜上皮细胞变扁平,在基质中可见蜕膜细胞。有时黏膜呈蜕膜样改变。
    (二)乳房
    妊娠早期开始增大,充血明显。孕妇自觉乳房发胀,乳头增大变黑,易勃起。乳晕变黑,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结节状小隆起,称蒙氏结节。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刺激乳腺腺管发育,分泌大量孕激素刺激乳腺腺泡发育。垂体生乳素、胎盘生乳素等多种激素,参与乳腺发育完善,为泌乳作准备,妊娠末期,尤其在接近分娩期挤压乳房时,可有数滴稀薄黄色液体溢出,称初乳。正式分泌乳汁需在分娩后。
    (三)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
    1.心脏
    妊娠期由于膈肌升高,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更贴近胸壁,心尖搏动左移约1cm,心浊音界稍扩大。心脏容量从妊娠早期至妊娠末期约增加10%,心率于妊娠晚期每分钟增加10一15次。由于血流量增加、血流加速及心脏移位使大血管轻度扭曲,多数孕妇的心尖区及肺动脉区可听及I一Ⅱ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产后逐渐消失。
    2.心排出量和血容量
    心排出量约自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临产后,特别在第二产程期间,心排出量显着增加。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周起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35%,平均约增加1500ml,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浆约增加1000ml,红细胞约增加500ml,使血液稀释,出现妊娠生理性贫血。
    如孕妇合并心脏病,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尤其是第二产程)及产褥期最初3天之内,因心脏负荷较重,需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心力衰竭。
    3.静脉压
    妊娠期盆腔血液回流至下腔静脉的血量增加,右旋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使孕妇下肢、外阴及直肠的静脉压增高,加之妊娠期静脉壁扩张,孕妇容易发生下肢、外阴静脉曲张和痔。
    孕妇若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姿势,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4.血液成分
    (1)红细胞:由于血液稀释,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均少下降。
    (2)白细胞:妊娠期白细胞稍增加,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加不多,而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几乎无改变。
    (3)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Ⅱ、V、Ⅶ、Ⅷ、Ⅸ、X均增加,对预防产后出血有利,血小板数无明显改变。妊娠期血沉加快,可高达100mm/h。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