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
导游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现场考试 | 中级导游 | 心得技巧 | 导游常用工具 | 复习指导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导游资格 >> 复习指导(导游资格)
站内搜索:

2013导游资格《基础知识》专项辅导:对联与古诗词
作者:城市网 来源:www.xue.net 更新日期:2013-5-23

  31、我国最早出现的诗歌形式:

  四言诗是我国诗歌最早出现的形式之一。

  32、《诗经》的诗歌形式:

  《诗经》除了四言诗以外,另有一部分作品,句子长短不一,这种形式的诗,习惯上称为杂言诗。

  33、属于杂言诗的着名诗歌:

  楚辞也属于杂言诗,是在《诗经》出现大约三百年后流行于楚国的诗歌。

  34、五言诗成为诗歌作者通用体裁的年代:

  自汉末建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五言诗成为诗歌作者通用的体裁,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35、七言古诗的特点:

  七言古诗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

  36、现存最早的完整成熟的七言诗:

  现存最早的完整成熟的七言诗,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两首《燕歌行》。

  37、七言诗的发展脉络:

  到南朝宋时,七言诗的写作才逐渐受到注意。鲍照是我国第一大量写七言诗的人,代表作《行路难》十八首中就有着名的纯七言诗。瑟鲍照同时的谢惠连和谢庄,也都写过一些七言诗。自此时起,七言诗这种形式就已奠定基础。从梁代起,已开始出现七言近体诗的雏形,发展至唐代,终于正式形成了近体诗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直到后代,七言古诗和七言近体诗都是诗人使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38、古体诗的含义: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指同近体诗相区别的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代诗歌。古体诗产生较早,其名帽始于唐代近体诗成熟时。唐代以后的一些仿效古体形式而写的诗歌,也称为“古诗”或“古体诗”。

  39、古体诗的所指范围:

  古体诗与近体诗是从格律的角度来划分的,一般是唐代近体诗产生之前的诗歌,但古代谣谚、诗经、楚辞和乐府诗等,因各有特点,中立门类,并不包括在“古体诗”的范围内。

  40、古体诗在体制上有四个特点:

  第一,句数、字数不限。古体诗每句的字数没有限制,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都可以。一般按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为四言古诗,简称“四言”;五字一句的称为五言古诗,简称为“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句子字数不整齐的古诗,称杂言古诗。纯三言,六言的古体诗并不多见。

  第二,用韵比较自由。古体诗既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还可以两者交替使用。可以句句押韵,也可以隔句押韵,甚至三句、四句押韵。有的古体诗从头至尾一韵到底,也有的中间换韵,有的换韵有规律,有的帽无规律可循。韵脚字有选用同一韵部字的,也有使用相邻韵部字的。

  第三、不讲究平仄。古体诗在平仄上没有特殊规定。

  第四,不用对仗。古体诗一般不用对仗,即使偶尔出现对仗,也不是格律的要求,而只是修辞的需要。如用对仗,也不规定位置。对仗也不避重字。 

[本文共有 7 页,当前是第 4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导游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导游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