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站内搜索:

初级护师考点:由人的一般特性引伸而来的护理原则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5-8
    (一)满足病人的需要
    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的基本需要,是护理的精华和首要任务。随着病人的入院,尤其是失去生活处理能力的病人,他们的营养、机体功能以及精神心理、情绪等无不与护理关联。如准备清洁、舒适的病床,能促进病人进入松弛、安宁的睡眠状态,从而减轻患者的忧虑和不安;做好重症患者的口腔护理,就是保护机体的天然屏障――口腔粘膜,不至于破溃而引发感染;及时给高热者饮水,有利于散发体温,稀释毒素,促进排泄;定时为重症病人翻身,能有效地预防褥疮的发生等,所有这些看来是不起眼的照料,即恰是不可忽视的最基本的病人需要、治疗的需要,同时是最精细的护理。只有满足了病人的需要,才能真正体现护理的意义,实现护理的价值。
    (二)帮助病人应对压力,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
    任何条件、环境的变化,都会给人带来压力(刺激),当压力(刺激)没有对人体构成威胁时,人们有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不至于使之危及健康。但是,当压力(刺激)超过个体的承受能力,反复刺激就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平衡失调、健康受损。护理的目的在于,运用护理技能,帮助病人调动自身的潜能――心理、神经与体液的控制和调节,提高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以期达到新的相对的平衡和适应。
    1.了解压力源压力是生理、心理或情绪的紧张状态。造成紧张状态的原因称之为压力源。压力源来自:
    (1)生物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缺水、饥饿、;青春期、月经期、更年期等生理功能的改变。
    (2)物理因素如机械压迫,冷热作用,噪音、强光刺激。
    (3)化学因素如剧毒药,强酸、强碱、刺激性、毒性气体。
    (4)社会、心理因素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丧偶、意外事故,学业,事业遭受挫折,工作紧张,人际关系不和谐等。
    2.观察压力反应 压力反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生理反应在压力源的反复刺激下,机体出现一系列变化,首先是心理反应不能适应,随之出现生理反应,如肾上腺释放大量肾上腺素进入血液,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速,血糖浓度升高,瞳孔扩大,警觉性增强等。如果这时机体能顺利地对应压力源,上述反应很快消失;反之,反复、持久地受压力源冲击,面临的将是平衡失凋,疾病到来。
    (2)心理反应心理反应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心理反应,正视现实,采取相应的积极对策,如改变对压力源的认识,以有利于健康的态度和行为对应,就能获得新的适应。另一种是消极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情绪失控、抑郁或焦躁不安,严重者甚至改变行为方式如酗酒、吸烟等。
    3.帮助病人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对策对应压力。
    (1)减少有害的环境因素对病人的刺激,开展保护性医疗及护理。
    (2)引导病人正确认识实际的健康状况,调动机体的潜能,增强免疫抗病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调节病人的心理、情绪、改善仪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智状态,以提高适应性和自我解脱能力。
    (4)调动支援和配合的力量。如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请亲友给病人以情感支持。
    (三)帮助病人拥有自护能力
    自护能力是指个体为维护自身健康所具有的自我护理意识及基本的保健护理知识和方法,如功能残缺者的锻炼;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配、热量计算;失眠者学会管理自己的睡眠;腹部手术病人学会用胸式呼吸等。培养自护能力,实际上是调动病人自身防病治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从而减轻其身心疾苦,获得新的健康。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护理是人类进行自我保护的产物?
    2.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3.你认为护理工作的意义有哪些?
    4.什么是基础护理学?基础护理的任务和内容有哪些?
    5.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是什么?
    6.怎样才能学好护理学?
    7.人(病人)的特性有哪些?
    8.护理的原则是什么?
    9.什么是压力?压力源有哪些?
    10.如何帮助病人应对压力?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