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5-9
(一)非电解质溶液 常用的非电解质溶液有5%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葡萄糖溶液,主要供给水分和供应部分热量。5%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液,1O%葡萄糖溶液为高渗液,但输入体内后不久葡萄糖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供给能量,或转变成糖原储存予肝内,没有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作用。 (二)非电解质溶液 主要用于补充损失的液体、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失衡。 1.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为等渗液,常与其他液体混合后使用,其含Na+和含Cl-量各为154mmol/L,Na+接近于血浆浓度(142mmol/L),Cl-高于血浆浓度(103mmol/L),输入过多可使血氯过高,尤其在严重脱水酸中毒或肾功能不佳时,有加重酸中毒的危险,故临床常以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混合,使其Na+与Cl-之比为3:2,与血浆中钠氯之比相近。 2.高渗氯化钠溶液 常用的有3%氯化钠溶液和10%氯化钠溶液,3%氯化钠溶液用以纠正低钠血症,10%氯化钠用于配制各种混合液。 3.碱性溶液 用于纠正酸中毒。 (1)碳酸氢钠溶液:可直接增加缓冲碱,纠正酸中毒作用迅速,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1.4%溶液为等渗液,市售5%碳酸氢钠为高渗液,为方便起见,一般临床用10%葡萄糖稀释3.5倍成等渗液使用。在紧急抢救酸中毒时也可直接静脉推注。 (2)乳酸钠:需在有氧的条件下经肝脏代谢产生HCO3-而起缓冲作用,显效较慢,在休克、缺氧、肝功能不全、新生儿或乳酸潴留性酸中毒时不宜使用。1.87%乳酸钠为等渗液,市售制剂浓度为11.2%,需用葡萄糖溶液稀释6倍后方可使用。 4.氯化钾溶液 用于补充缺钾、生理需要和继续丢失的钾。常用的有10%氯化钾和15%氯化钾溶液,均不能直接应用,须稀释成O.15%~O.3%溶液静脉点滴,含钾溶液不能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三)混合溶液 为适应临床不同情况的需要,将几种溶液按一定比例配制成不同的混合液,以互补其不足,常用混合液的组成见下表。 几种常用混合液组成 混合溶液 生理盐水 5%~10%葡萄糖 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 张力 应用 1:1 1 1 - 1/2 轻、中度等渗脱水 2:1 2 - 1 等张 低渗或重度脱水 2:3:1 2 3 1 1/2 轻、中度等渗脱水 4:3:2 4 3 2 2/3 中度、低渗脱水 1:2 1 2 - 1/3 高渗性脱水 1:4 1 4 - 1/5 生理需要 上表所列混合溶液中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所占比例,是指等张的碳酸氢钠或乳酸钠,即1.4%碳酸氢钠和1.87%乳酸钠,实际工作中应用市售的碳酸氢钠浓度为5%,乳酸钠的浓度为11.2%。如何使用此浓度溶液配制混合溶液见例题: (四)口服补液盐 简称ORS液,是世界卫生组织1971年推荐用于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它由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配制而成。此口服液是2/3张溶液,钾浓度为O.15%,适于补充累积损失及继续损失量,若作为补充生理需要液量则含钠较高,应稀释后使用。适用于能口服的轻、中度脱水病儿,对呕吐频繁、脱水较重的病儿仍须行静脉补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