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行政能力测验 | 时政申论 | 面试 | 专业笔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面试
站内搜索:

2014河北公务员面试热点:拒绝垃圾书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9-13

  【背景链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题为“你遇到过‘垃圾书’吗”的在线调查显示,73.2%的受访者直言当下“垃圾书”很多,其中34.2%的人认为“非常多”。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也显示国民图书阅读率一年比一年低下,其实,很多人在努力挣钱的同时,还是很乐意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的,只是垃圾书泛滥,经常为找不到一本好书、可读的书。

  【热点透视】

  [综合分析]

  时下,国人的人均阅读量持续在低位徘徊,在阅读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阅读质量也面临着不断下降的危险。有人抱怨,如今的图书市场被各式各样胡乱拼凑、毫无思想的“垃圾书”所充斥,阅读浅俗化大行其道。以前说开卷有益,现在看来开卷未必有益。读这些垃圾书不仅浪费读者的时间和金钱而且还可能让读者失去对阅读的兴趣,更甚至拉低全社会的的思想与审美水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反思一下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

  一是普通大众缺乏对图书的判断能力。当下不少人读书,已经远离了修身养性、补充知识等初始目的,而让读书成为了一种时髦活动,仅仅当做一种炫耀工具。因为缺乏独立判断,总是被出版人、荐书人,被花花绿绿的宣传广告及评价牵着鼻子走。

  二是出版社金钱至上,出版门槛低。出版社为了获得经济利益,纷纷降低出版门槛,有人掏钱就给出书,什么赚钱就出版什么,从而导致跟风出版盛行,产生大量垃圾图书。一些出版人,自身没有更高的追求,对市场只做简单判断,只以‘垃圾’类作品迎合市场低俗需求。

  三是网络是垃圾书泛滥的重灾区。网络文学在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中非常流行,许多网络文学网站为了赚取点击量,一味制造低俗的快餐作品。有的作品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有的作品高调宣扬暴力、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四是政府缺乏对图书市场监管。目前,政府对于图书的出版还缺乏一些相应规章制度限制,致使出版业只考虑经济利益对图书质量没有严格要求,同时,对上架的图书缺乏严格的监管,致使垃圾图书在图书市场蔓延。

  [措施]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读者自身提高对图书的判断能力。读者自身就要杜绝时髦读书,多一些独立批判性阅读。特别在图书选择上,根据自己的个性判断,善于在良莠不齐的书刊中选出精品,在书海中淘出真正的金子。读书就像买衣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自己最需要的才是最优选择。有了这种独立意识,就算是“垃圾书”势头再猛,不跟风不盲从,就对“垃圾书”形成了一种无声的市场抵制,“垃圾书”卖不掉了,精明的出版商自然就会调整出版方向,不得不将精华作品奉献给读者。

  二是图书出版应把好关。抵制“垃圾书”,作者、出版人、书评人等出版链条上的工作者,应该把好关。作者不能迎合低俗趣味,出版人不能只围着金钱转,书评人也不能丢掉为读者推荐好作品的责任。与此同时,当前官场中出书很流行,成果有些属于“垃圾书”的行列。所以应该重点打击“公款出书”、“公权出书”的行为,坚决遏制“图书里的****”。

  三是政府应对图书市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管。政府应该建立适当的有公益机构帮助人们在鱼龙混杂的图书中选择质量高的图书,给国民提供阅读指导。对图书市场进行监管对那些不符合规定、低俗等低质量的图书及时进行查处、要求下架,保证图书质量,同时要加大对网络图书的监管,避免低俗文化在网络中传播。


国家公务员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班
课程名程 教师 课时 试听 购买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蔡金龙 8 试听 150元
申论(省级以上) 钟君 4 试听 100元
申论(市以下) 钟君 4 试听 100元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辅导方案,点击进入
国家公务员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